阅读历史 |

第82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的东西可以分散他的注意力。

林济只能感慨,能稳住一线的演员必然是有过人之处的,没接触过不知道,但只要合作过一次,他就会有再合作一次的想法。

甚至,拍摄过程中,夏瑞寻ng的次数也很少。

他给自己预留了半个月的时间,但实际上,第一个案子他只拍了不到一周。

《杀机毕露》的故事背景在近代,布景也不算复杂,林济想偷懒的话,完全可以套用《百归记》的时代背景,不过林济没有偷懒,考虑到后来的续集,还是设置一个独立的故事背景比较好。

关于背景的设定,林济和付兴业讨论过,之所以设在近代,因为目前还没有一部悬疑探案剧将背景放在这个年代,林济所写的第一和第四个案子,也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才能发挥作用。

第二个案子拍摄进度要慢一些,主要拍的是魏铮和姜雨之间的对戏,后者同样是演技派,林济喜欢和这种演技派演员合作,进度快,对方对剧本的理解足够透彻,而在悬疑探案这种凶手必然在案件侦破时露出本来面目的题材中,演员的出色发挥同样能够为剧集的精彩程度加分。

单元剧的形式,完全可以容纳几个案件同时开工,只要把魏铮他们几个主要角色的档期安排好就行,梧桐卫视以往真这么干过,尤其是那些低成本的剧,演员只想赶工期快速拍完,剧组和卫视也不愿细细去打磨。

对于家大业大的卫视而言,所有剧集独立拍摄是很正常的,可对于二线卫视而言,几家卫视合买一部剧的版权很正常,而再少一点经费的话,随意糊弄也能拍一部剧——反正拍得好收视率未必高,糊弄糊弄至少省钱。

当然,《杀机毕露》梧桐卫视并没有糊弄。

确定和林济合作之后,邹平海拿到了《杀机毕露》前几个案件的剧本,他只能说,当初他怎么会信林济说这个剧本一般的鬼话?

“人家小林谦虚呗。”付兴业拍了拍邹平海的肩膀,“你也和人华泰章力纯学学,先把编剧笼络住啊。”

邹平海:“……”

难道他不想吗?

问题在于,林济根本不是他想收买就能收买的。

付兴业却觉得林济相当好说话,他在邹平海耳边低语几句,后者连忙点头。

……

《杀机毕露》的拍摄周期不算很长,平均一个案子拍摄十天到半个月,大概两个月不到的时间,剧集就正式杀青了。

《淬火》短暂的拍摄周期倒是引起过剧迷们的质疑,而到了这部《杀机毕露》,质疑声早早消失了。

至少《淬火》已经证实了,拍摄周期和剧集质量并没有绝对的关系,更重要的是剧本节奏和导演的拍摄水平。

“已换频到梧桐卫视。”

“梧桐卫视+1,有种我的快乐老家即将到来的预感。”

“哈哈哈哈《后宫》5遍,《静梧传》3遍,《代号11》4遍,《百归记》和《淬火》各两遍,别问,问就是小林的狗。”

“我打开电脑,所有的历史纪录只有小林两个字,笑死,必须讨好小林,想看他再拍一部宫斗剧。”

“本推理爱好者必须品鉴一下这部《杀机毕露》。”

梧桐卫视极不擅长营销,倒不是不喜欢,只是预算有限,营销和拍剧之间只能选一样。

《杀机毕露》集数虽然不多,演员阵容却称得上是全明星了,虽说它的预算远不及林济和青蓝卫视、大江卫视合作的几部剧,但为了拍摄这部剧,梧桐卫视也算是下了血本。

不过梧桐卫视早年间毕竟靠悬疑探案剧火过,眼下它重启这一题材,不少推理剧迷们自然忍不住关注。

而《杀机毕露》又是林济创作的第一部悬疑探案题材,林济靠此前几部剧吸引的剧迷们当然会对他的新剧好奇,不过对于本身爱好这一题材的剧迷们而言,即便林济挂着“金牌编剧”的名号,他们依旧不相信林济可以把这个题材写好。

柳昭就是一个纯粹的推理剧迷。

他从小就喜欢看梧桐卫视的悬疑探案剧,那时候胆子小,探案剧的音乐一响,哪怕只是风吹动的声音,他都会吓得躲进被子,一动不敢动。

可越害怕他越是想看,长大后还会特意把梧桐卫视的老剧翻出来回顾,他唯一遗憾的是梧桐卫视这几年不做悬疑探案剧了,拍悬疑剧的剧组转道去拍网大了,柳昭特意去追了一两部……很难评。

有种他的智商被按在地上碾压完还被踹了一脚的感觉。

这次林济和梧桐卫视合作,声势看着挺浩大,柳昭却对剧本的质量半信半疑。

林济的其他剧本口碑确实不错,不代表他就能把悬疑探案剧写好。

《杀机毕露》第一集在梧桐卫视播出时,柳昭是带着审视的眼光去看的。

片头曲包括演员表这些他都没有在意,他只关注《杀机毕露》中的案子。

在东南沿海的a城,某天晚上忽然爆发了一桩大案。

死者是a城首富王才全,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