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205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“落落,先起来吃些东西,吃完再睡。”虽然带了干粮,早上明旬还是想让时落吃些热乎的饭菜,他让张嘉将车子停在离上京最近的一处服务区。

过完这个服务区,因带着个古尸,为安全起见,他们要转小路。

张嘉跟曲爱国在车上看着,时落跟明旬下车买饭。

这服务区干净宽阔,里头菜式也多,时落看着新鲜,她转了两趟,买了粥跟包子,蒸饺煎包,还有她常吃的油条豆浆,及另外几样她叫不出名字的小食。

明旬去了另一头,买了几样时落没吃过的早点,他还打包了一碗小馄饨。

两人来回没用一刻钟。

“明总,你怎么没跟时小姐先吃?”正好没他们几个电灯泡,多好的机会!

明旬扫了张嘉一眼,本来以为他不会开口了,等上了车,他才说:“落落不愿让你们饿着。”

明旬先挑了几样时落爱吃的摆在一旁,其他的递给曲爱国,让四人分着吃。

至于徐良才,只要不饿死就成。

“谢谢明总,谢谢时小姐。”张嘉笑嘻嘻地跟曲爱国一起下了车,他们还是将这处空间留给明旬跟时落。

明旬习惯性的先看着时落吃。

他正低头,将粥搅拌凉些,不至于烫着时落,嘴里便被塞了个煎包。

路过村庄

抬头就迎上时落期待的目光。

“味道极好。”煎包小巧一个,明旬咽下煎包后,肯定地评价。

时落方才吃了一个,觉得味道好,这才喂给明旬。

眼看着时落又夹了一个,准备往明旬嘴里送,明旬却歪着头,避开,“落落自己吃,我吃蛋饼就成。”

煎包买的不多,按时落的胃口,一份还不够,明旬舍不得吃。

越是底蕴深厚的人家,教养出来的孩子越会尊重别人,平日里明旬说话做事从不会高高在上,就连吃食都是与时落无差别,早上清粥小菜,以前他身体虚弱,午饭是能免则免,老爷子实在看的紧,他便让人在公司食堂打包些易消化的。

明旬自己可以吃的简单,只是他更愿意时落吃的好些,这才时不时便去酒店带回些精致好吃的点心跟味道不错的新菜品。

时落没与明旬争论,每每这种时候她是说不过明旬的。

等时落吃了大半,明旬才将余下的蛋饼跟粥吃完。

早饭后,一行人没耽搁,继续往外走。

泗良县位于华国东南部,从上京出发,要经过六七个个省份,尤其还是走的小道,就是日夜不停地开车,也得两天两夜。

为明旬身体考虑,时落又给古尸加了一道符,倒也无需日夜不停。

因走的是小道,必然是要经过一些县城跟村镇。

又经过一片稻田时,明旬按下车窗,往外看。

“这是收稻子的机器。”时落住的山头倒是没有这些机器,收稻子还是原始的用镰刀割,打稻子也是人工,后来跟老头去的地方多了,见过打稻机,再到最后的大型收割机,在地里就能直接将稻子收好。

这些对时落来说是常见,明旬看着却新奇。

“这处离上京不远,我竟从没来过。”这些年因身体不好,明旬在上京的时候多,偶尔也会出差,不过都是车接车送的,便是在闹市他都极少走动,跟别提这乡野了。

时落顺着明旬的视线往外看。

“等这事处理完,你身体好了,我带你去山上,山上比这里风景要好些,我还辟出一块地种了菜,偶尔也有小东西过来偷吃。”时落看着地里三三两两的村民,说道:“以前收庄稼可比这热闹多了,那时没这么先进的机器,农忙的时候村民都靠劳力,一家收,有空的亲戚朋友都来帮,轮到别家,也照样去帮忙,就连孩子都不得闲。”

“那到时落落多陪我走走看看。”别处的风景再好,都不如落落长大的地方好。

此趟去泗良县,除了车载导航,明旬还准备了详细的地图,沿路各省市的地图都有,按地图指示,他们下了高速后,穿过附近几个村庄,会更近些。

村里人都是一起住了几十年的,对谁家的底细都是一清二楚,外面的车子经过时村民都能第一时间察觉,三三两两的村民站在自家门口看着,对着车子跟车子里的人评头论足。

这对明旬来说,又是新奇的经验。

只是这一趟注定不是平顺的。

在经过第二个村庄时,在村头,车子就不得不停下。

只因村里有老人去世,村里的习俗繁复,这些形式在各处俗称不同,按靠山村的叫法,叫送魂,逝去的人魂魄从肉体剥离,需要活着的亲人将魂魄送离人世,通常都需要举行两到三天的仪式。

最后一天晚上,后辈还会准备各种纸马素车,香炉锡箔和纸人,由死者的子女哭送到将来出殡必经的十字路口烧化。

有的子女为显对逝者的看重,还会请各种戏班子,沿路敲敲打打唱唱闹闹,这种时候,全村的人都会聚集在路口,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