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214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没想到最后一步到位了,倒是省得多想,可以直接下令诛杀魏王了。

沈灼灼思来想去还是不放心,历史上这件事不是没发生过,谢秋莳三年前的现在能想到的事情,历史上的三年后,怎么可能没想到,可最后还是让魏王逃到他老家去了。

这个老家,是老魏王的一块封地,位处江南江州,朝廷早就收回来了,可魏王势力一直没有倒下,那块封地明面上收回,暗地里还是魏王一脉的老巢。

魏王在那边养着兵,历史上,三年后他逃过去,可是举兵两万谋反,还一路招兵买马,当时孙中在他身侧,帮忙打仗,要不是沈清瑶在当时的魏王身边留了些人,朝廷能通过这个渠道占得先机,很快将魏王打下,魏王还真能搞一出不小的兵祸出来。

历史如此,谁知道现在会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。

现在魏王身边没有一个孙中了,他身边也没有沈清瑶了,真要是打起来,变数太大,不知道要死多少人,还是直接将威胁扼杀在襁褓中比较好。

“不行,我还是不放心,我这就出宫去一趟,亲自将谢友怀的尸身给你带回来。”

沈灼灼一定要确定,死的人是谢友怀,而不是什么替身。

这次明成帝的病来得急,传位也急,和历史上早有风声,然后平稳过渡有明显差别,沈灼灼猜,谢友怀应该没有太多准备,就算天意帮他,他也插翅难逃!

很快就出宫往魏王府而去的沈灼灼不知道,她之后会因为自己此刻的决定,感到万分庆幸,但凡她不去,历史上记载的种种,真有可能会发生。

谢秋莳派去的确实都是忠心心腹,可谢秋莳的底子到底还是太薄了,比起经营三代的魏王府,差了不止一星半点。

谢秋莳的人忠心,可围杀魏王府这等庞然大物,不可能只用谢秋莳的人,明面上一定要用官府的兵,谢秋莳手上只有禁军虎符,她调动的自然也是禁军。

这群在查抄司马家时,表现出绝对忠诚的禁军,在面对魏王府时,就变了一副模样。

倒不是不动手,而是非常摸鱼,不着痕迹的表现出,他们想将魏王放走的心。

领着这一支禁军的统领,是南门总统领吴安军,跟随他而来的则是另一位副统领,同时也是南门总统领吴安军的妻弟杨昌。

枭首

“魏王在哪儿!”

魏王府内一片混乱, 人群中看不见魏王的踪迹,被派来领着人截杀魏王的李恒香焦躁异常。

这是她养好伤后第一次出任务,而且一来就是如此重要的任务, 若是她干砸了, 她简直没有脸回去见谢秋莳了。

可是魏王到底在哪儿呢?

跟在李恒香身边的夏莺摇摇头,她看了半天,也没有找到魏王踪影,人真的太多了。

“叫禁军把他们的人给我叫走,只留下一半,这群禁军一定有问题。”

前半段, 李恒香是大声命令,后半段则拉着夏莺小声说着,她身处战局之中,看得更加仔细,这群摸鱼耍滑的禁军, 放水动作太明显了。

魏王府时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所,在这种地方, 围而不杀才是上上策,只不过怕夜长梦多,所以李恒香不能采用围而不杀,慢慢和魏王磨的策略,而是选择带人杀进来。

只要人数足够,一个地方接着一个地方, 平扫过去即可, 只要魏王不会飞, 总能找到魏王踪迹。

可禁军一下子就派来这么多人,人太多只会更加混乱, 因为人多之后就听不见她命令的声音了,所有人都在吵,叽叽喳喳烦死了。

在府外等着消息的吴安军很快就收到了李恒香的命令,要求他撤走一半在魏王府里的禁军。

“嗯,派人撤出来一半,多带些人进去,刀剑无眼,别伤了自己人。”

“是!”

旁边的百夫长心领神会,又带了一百来人进府,此刻魏王府中禁军的人数不减反增,更加混乱了。

杨昌在一旁看着,有些忧心,“姐夫,这样做真的好吗?会不会……”

“我们是听命行事,新皇如此命令,我们自然要好好遵守命令。”

“那个李恒香,可能已经发现了。”杨昌没办法做到像吴安军一样的冷静,他非常的担心,放走魏王是他们尽忠,可若是魏王真的跑了,后续新皇怪罪下来,要怎么办?“司马庆已经被抓起来了,姐夫,我们没必要还像之前那样,听从他们的话了。”

杨昌伸手摸了摸挎在腰上的刀,刀柄冰冷的温度让他因为天气燥热而浮躁的心,稍微冷静了一点儿。

“周家还没倒,还有上官家和其他家族,那么多世家都没倒下,新皇又能做什么?”

仗着四周都是心腹,两人就小声说着话,在光天化日之下说。

不过吴安军到底是个谨慎的性子,这些话是点到即止,并没有透露出来更详细的内容,可是他的态度比身旁浮躁的小舅子要坚定太多,他是什么都没说,但是他什么都做了。

杨昌深吸口气,他现在是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