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2043章 亿两白银同生共死(2 / 2)

数商人,还是有一部分有着爱国情怀的,例如席端攀、张子兴、阮康文等人。”

崇祯朝着毕自严摆了摆手,让他不要多想。

实际上内心依旧是愤怒了,就如他刚刚举例的这些商人,的确是为朝廷让了很多事情,但那也是看到了朝廷有兴盛的希望,而且希望是肉眼可见的。

所以从某种角度看,他们不是在为朝廷让事儿,而是在赌自已的未来。

但几息之后崇祯就平息了下来,他明白了问题所在,在一个等级森严、阶级明显、重农抑商的封建王朝里,对商人种种限制。

明朝前期禁止商人穿丝绸、参加科举、没有法律依仗和保护、打压民间工坊规模等等,到了嘉靖时期,才废除了商人子弟需三代后才可科举的禁令,但也是迫于无奈。

相对于大明,历朝历代那就更是令人发指,周代禁止商人参与政治、需穿特定衣服表明身份,商鞅变法时对商人课以重税,禁止粮食贸易,强制商人服役

汉武帝时期对商人财产征收两成税,隐瞒财产者没收家产,商人不得穿丝绸、乘车,子孙不得为官。

魏晋南北朝时商人被归为杂户,户籍低人一等,不得与士族通婚。

隋朝依旧不允许商人科举,唐朝前期也是如此,后期放松也只是捐银子搞个虚职而已。

宋朝商业繁荣,表面宽松,但暗地里各种打压,如茶、盐、矾等由官府垄断,商人需高价购买引票经营,海贸利润归朝廷,民间视为走私。

元朝四等人制,汉人商人地位低于蒙古、色目人,需缴纳商税和科差,蒙古贵族通过‘斡脱商’放贷,商人破产风险极高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商人能想着捐银子与朝廷生死与共,那才叫奇迹呢。

愤怒过后,崇祯再次看向数据时心中的猛地一惊,想到了一个平时忽略的问题。

a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